Sunday, June 28, 2009

濃縮中藥-業界秘密

其實有些事說對了,有些事說錯了
我有朋友在科學中藥廠工作

最近因為這些事被抄的沸沸揚揚,所以有問過他是怎麼一回事

他說其實有些是真的,是業界秘密,委員會也知道,有些是假的,如成本

我大概寫一下他告訴我的東西,本來他不太願意提,不過仙豐要這樣搞所有科學中藥廠,已紙包不了火,總會全爆出來

首先,科學中藥廠因為歷史共業(基礎方及許可證)及市場競爭,所以有些事不得不然。

科學中藥的製作過程為:煎煮、萃取、濃縮、造粒、分裝,最後則為成品。
中藥跟西藥不同,西藥多半為化合物,成份單純,製成粉狀非常容易。而中藥則受限於煎煮時,會煮出非常多物質,使得中藥藥液在造粒這個階段,容易發生問題,大多數­狀況是藥太黏使造粒過程容易遇到問題,無法造粒成功;或是造粒成功後,容易吸附水分黏成塊狀。優點是重金屬含量低"因為煎煮不容易將重金屬煮出來,不是藥渣會吸­重金屬",生菌數少,藥效夠 (造粒的作法是用澱粉為賦型劑,把濃縮藥水噴到澱粉上,經由熱風吹乾成型的連續製程)

但這樣有個很大的問題,成品很難拿到市場上賣,賣相太差。

造粒的問題,最容易的解決方式,就是將澱粉量增加,但缺點是藥的濃度會下降,效果會打折扣,需要加倍才能達到原本希望的藥效,拿去檢驗指標成份時,也會達不到要­求。

這時藥廠發現將部分澱粉以生藥粉末取代,將可使造粒過程順暢,不易失敗,不但藥的濃度可以維持在許可證的範圍,送驗能達到成份要求,藥粉也較不容易黏成塊。缺點­就是生菌數偏高(生藥粉末的含菌數高),重金屬含量偏高,成本也會偏高(把藥材拿去打成粉也是要花錢的,打成粉的過程會有損耗,用生藥粉末造粉成本只會高不會低­) 有沒有加生藥粉末,我朋友說很簡單就能看出來,就是拿顯微鏡放大來看,一眼就能看出是用了什麼東西,比例多少。

而仙豐確實是沒用生藥末,但也因此遇上了麻煩,他們的藥比起其他家藥廠濃度普遍偏低,這點多少影響到他們的業務推廣,所以才會在這二年不斷抄作這話題,希望讓業­績變好,封殺其他藥廠。

為何其他藥廠不出來告仙豐的原因,其實有人猜出來了,因為有些事不能說。
他說其實藥都有煎煮過,不是如某些人指稱沒煎煮沒什麼化學作用,只是煎煮的比例就要看各廠的良心了

有些消費者不瞭解製藥過程,反而會誤以為某些廠的藥才好,其實正好相反(他舉了一個例子,含桂枝的藥,某些廠的藥聞不到桂枝味,有的廠的藥聞的到,消費者就以為­聞的到的才是好的,其實依流程來看,聞不到才是正常,聞的到那一定是加了太多的生藥粉末)

最後他說,所有廠其實都希望能不加生藥粉末,希望作出濃度極高又不黏的藥出來,誰先作出來,市場就全是他們的了

現在被仙豐一搞,各廠都更加努力的找出解決方法。


而他的結論是:沒錯,各廠都有加生藥粉末,只是加的比例,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各廠想偷工減料,而是技術難以突破,而關於加了生藥粉末的缺點,從王立委公開的資­料裡可以看的出來

最後他講了一件事,要求我不要說出去
不過打都打了,就加上這段

他說他們廠從前年開始就加速研發不用生藥粉末而能順利造粒及提高濃度、藥效的作法。而現階段已得到突破,正在進行工廠試製中,目前試製的結果非常樂觀,有機會避­開這次風波,拉開跟其他廠的距離


2009/06/04 20:24

剛看一看,又問了他一些問題
他說"濃縮"是相對於拿來作成科學中藥的藥材量而言
如王委員提出拿1kg的米,其中25%磨成粉,另外75%拿去煮,再來混在一起作成成品

他說用米當例子不太好,改成當歸好了,這個過程進行完後,1kg的當歸可能變成只有0.5kg的當歸成品,1/0.5=2,也就是說一克的成品等於2克的當歸,­這樣的成品在算式上本來就能叫作"濃縮",缺點是那0.25kg的當歸內含的有效成份並不能完全被人體吸收,而煮出來的那部分,則大多數有效成份都能被吸收,會­出現檢驗合格,實際上人體有利用到的成份並沒有那麼高的狀況,這多多少少就是造成科學中藥的藥效比預期的低的原因之一

而重金屬、農藥殘留等等呢,他說即使加了生藥粉末,該作的檢驗還會作,超出標準的話,該批藥絕對無法離開工廠,不只是成品有檢驗,藥材一進口到工廠,馬上就會抽­樣檢驗,超標的藥材會直接退貨,也因此,大廠的藥材成本並沒有因為大量進口而能大幅下降

這也是為何上面的資料裡面重金屬等含量都還低於標準的原因


2009/06/06 10:05


他的說法是許可證的問題
也就是說許可證並不是所有廠統一同一個規格,而會因為不同藥廠跟據他們的製程,而開出不一樣的許可證(他講可以上網查許可證,就可以發現同一方藥,其實各家的許­可證不一定相同)

這裡出現的問題就在於仙豐的在申請許可證時,濃度多半比其他廠低(比較貼近事實,因為不用生藥末,澱粉量必然要更多才行),而其他廠一方面是市場競爭(藥廠認為­建議用量愈低,癒合消費者的使用,畢竟吃藥時,會覺得愈少量愈沒有心理壓力),一方面是過去許可證濃度本來就偏高,換證時,把標準放低,對藥廠來說會說不過去(­過去作的到現在為何作不到)

而出口到日本跟美國的,聽說有送去廠外殺菌,以合該國的標準
他提到在造粒階段,不加生藥粉末很多藥沒法造粒,而日本跟美國似乎沒有要求不能加生藥粉末,只有要求生菌數要低,所以只要增加消毒程序即可解決(王委員的報告裡­面有一項是鏡檢,那就是用顯微鏡來檢查用了什麼東西當賦型劑)

而重金屬含量跟農殘問題,他因為不是生管方面的,不是很瞭解檢驗方面的事,不過他認為農藥殘留量是比較容易被要求,因為農藥多半是殘留在表面上,跟農民使用的時­間點跟方法有關,所以進貨時,農殘可以要求的很嚴格,尤其是農藥可被煮出來,標準不低的話,經過濃縮過程,成品中很容易就超標

而重金屬就是另外一回事,重金屬多半含在藥材細胞內部,如果只用煎煮,跟本不用怕重金屬問題,但因為造粒製程,所以會使用部分生藥粉,這時重金屬問題就會浮現

有個問題就是成品的規格訂立,並不是從藥材規格反推回去,簡單說,成品的規格比藥材的規格還要嚴格;就這方面而言,其實也限制了生藥粉末使用比例,工廠批次生產­,不可能會隨每批進貨藥材驗出的量,來作比例調整,所以為防重金屬過量,生藥末的使用比例,不會太高(從這方面來反推,王委員的資料裡面,我們可以假設重金屬含­量較高的藥廠,用的生藥比例較高,不過這是我自己在猜的,不用當真)

而在檢驗問題上,藥廠進口都已各自找一固定的進口商負責,而且是直接到中國大陸各大中藥買賣市場買的

進口商為了避免被退貨,會先作篩選,到藥廠後,每批貨都會作抽樣檢驗,等於是雙重檢驗流程

而西藥的話,他講他去聽過不少研討會,其實絕大多數西藥都是化合物,以化學合成的方法製作的,要從自然物萃取,其成本絕對遠高於化學合成,這也是為何各大西藥廠­都是從化學合成工廠起家的原因。
有不少藥都是從自然物中找到後,開始進行化學合成製程研究,研究成功,再進行量產(這段簡化了很多東西)

現代西藥雖有經過臨床實驗通過才上市,但有些副作用是要多年累積下來,才能被發現

要說到重金屬、農殘等等問題,其實我們平日吃的菜裡面,可能問題會更嚴重些;藥廠出品的藥,內含的量其實都遠低於國家標準,但平日吃的菜,可沒有每批都有檢,除­非是吃有產銷履歷保證的,才能真正安心

其實加生藥粉末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生菌數,我朋友說因為要作那些檢驗項目不太瞭解,所以生菌數高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國家沒訂生菌數標準吧(這個就要去查了,不知­要上那個政府單位網站查)


2009/06/06 10:28


許可證的問題,他說那是很久以前留下來的問題,他只知道一部分的事
當年百家爭鳴,台灣有一大堆中藥廠,政府開始要求要實行GMP時,一大半藥廠被迫關門

然後政府又發現每家藥廠在同一方藥使用的藥材,萃取率及濃度上完全不一樣,所以把大藥廠全找去開會,要求統一出基準出來

然後就是開會開會開會,有些廠的數據比較離譜,有些比較正確,結果吵個半天,最後弄出200方折衷處方,也就是所謂的基準方

從此各藥廠就依基準方來製藥,但問題可能就是從這裡發生,處方相同了,但技術可不一定相同,加上競爭,各廠都希望申請出去的許可證可以比其他廠好(簡單說就是濃­度高),某些廠送出的申請可能偏離事實,但其他廠無法得知,為了避免每日建議用量比他廠高,只好跟進,跟進的結果,就是製程上可能會遇到問題,最後只好用生藥粉­末來解決製程問題

早期大家都比較皮,所以比較會朝那方面去動手腳,近年來,各廠都受歷史共業影響,希望能找到方法解決這歷史共業,所以才會出現希望修法可加25%生藥末的聲音出­現

(雖然成品都一定通過國家標準,但該解決的問題,大家還是希望可以找到方法解決)

而仙豐因為不加生藥末(也可以說是他們不需背負過去的錯誤吧),許可證的濃度普遍比他廠還低,這會不會造成銷售問題,不知道,但總是比較不好看

此次事件,仙豐作的對還不對,要看從那個角度來看,不過多少是逼各大廠要去面對要去改變















這篇太廣告了

倪院長所云:"...多數科學中藥廠所謂的濃縮製劑,不過就是將生藥材清洗乾淨後,經過烘培高溫殺菌後,再打成粉劑,為求粉劑呈現小小顆粒狀..."
話不是這樣說的,順天堂就是明言煮過萃取的:
http://w3.sunten.com.tw/images/154.jpg
又查了別家,其實不只仙豐,其他家也有萃取製程,仙豐:http://www.shengfoong.com.tw/flowchart.htm莊松榮:http://www.csz.com.tw/01/01_04.htm港香蘭:http://www.kaiser.com.tw/line.html由製程觀察,我實在是看不出仙豐的品質有比別人棒的地方。

"...水煮過的好處就是讓藥材中所含有的農藥與一些像是黃趜毒素等,在水煮的過程中被分解掉,藥材中時常都含有的重金屬成分,都只會累積在藥渣之中,然後將濃煮過後的湯藥,再經過萃取,這時取得的藥粉才是真正的濃縮中藥粉,當然是絕對不會含有任何農藥黃趜毒素,也沒有任何重金屬在其中了。..."
水煮後,重金屬會留在纖維素中,所以不會流進於湯藥,下面的照片有說明,不過這說法我是很存疑,改天要請教藥師。 若說仙豐的材料,重金屬量本來就較低,這樣容易被接受。我孤陋寡聞,沒聽過藥材煮一煮,農藥金屬可以被去除的道理。

"...在臨床上如果你都是使用湯劑來治病時,無論你的生藥材是否有被污染過都沒有關係,因為藥材中帶有的毒素與重金屬都不會被病人喝進肚子裡,所以臨床上我使用的最多的就是湯劑了..."

請教臨床醫師OR藥師,真的是這樣嗎?從菜場買回來的菜,不管噴的多少農藥,沾了多少鉛鉻,只要煮熟喝下他的菜湯就不會中毒嗎?

"...我舉一例來說明,我最常使用延胡索來幫助肝癌病患抑制末期肝癌產生的肝區疼痛,而延胡索本身就有黃趜毒素在內,如果你選擇的粉劑帶有黃趜毒素的話,就會加重病情的惡化..."

順天堂在美國也有設廠啊!地址如下:9200 Jeronimo RoadIrvine,CA 92618
我的意思是,不論哪個牌子,在美國應該"本來就買不到"含黃麴毒素的科學中藥吧!?要不然早就被告倒了。

不過在立法院公報中,仙豐倒是在檢測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就不知道為什麼其他家為什麼檢測的成績這麼糟糕?生菌這麼多,難道是養大腸菌嗎?

立法院公報證明倪院長是對的(仙豐的重金屬殘留較少),只是倪院長的論點我是認為沒什麼說服力就是了 後記以下文字摘自正統中醫論壇基本上,各廠出貨到外國的品質(重金屬、農藥殘餘)都比國內的要好,因為國外的標準較高。聽說出到日本的品質尤其好,因為日本自己出的都是用最好的材料(當然也比較貴),為了要與日本國內的品牌競爭,所以品質不能輸。仙豐則據說是國外國內都是用同樣標準。








你這樣是不是在謀殺中醫藥?

中藥標準鬆 1日1包恐慢性中毒
更新日期:2009/06/11 18:32 張倍綺
到診所或醫院中醫科,醫師開立的處方都是使用濃縮中藥來調配,不過立委自行送驗10大廠牌的10種濃縮中藥,有9成的總生菌數都超標!立委質疑,衛生署把關太過寬鬆,目前的國家標準,總生菌數的容許量竟是美國的10倍,更嚴重的重金屬,美國規定20ppm以下,台灣卻是100ppm,換算下來,成人只要每天吃一包中藥,就可能會慢性中毒,不過藥廠也特別強調,所製造的中藥都會外銷,標準同樣嚴格。
立委陳瑩:「你這樣是不是在謀殺馬媽媽?」
委員,這樣會不會太危言聳聽?原來馬媽媽常吃濃縮中藥,立委自行將10大廠牌送驗,總生菌數每公克超過1萬個菌落的,竟然9家都不及格,是不是國家標準太低了?
和美國一比,總生菌數規定1萬以下,台灣原來可以容許到10萬,更嚴重的重金屬,美國限制20ppm以下,台灣卻是100ppm,診所、醫院的中醫科,配藥都普遍使用濃縮中藥,台灣的標準怎麼比美國還寬鬆?
這樣的國家標準有何危險?成人用藥量,每包大約4-6克,以這包為例,實際一量4.6公克,如果重金屬高達100ppm,相當於吃進460微克,以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量,成人一天汞不能超過43微克,相當於10倍;鉛的標準214微克,也有2倍;以毒物科的角度來看,等於每天都在慢性中毒。
民眾:「這部份他們應該注意,不然這麼多人都在吃,把關當然是要再高啦。」
中醫師陳旺全:「我們當然一定要要求,不要生菌數、不要農藥殘留、不要重金屬的含量。」
衛生署強調6月底之前會訂出更嚴格標準,在這之前,藥廠方面也澄清,所製作的中藥也都會外銷,因此也會接受國外同等嚴格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