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2, 2011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辛、甘,性寒。功效:生石膏清热降温,生津止渴;熟石膏清热、收敛、生肌。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壮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温病高热,身发斑疹;胃火亢盛,牙龈肿痛,口臭;风热袭肺,高热咳喘。煅石膏用于皮肤溃烂,久不收口。

    本药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白虎汤(《伤寒论》):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治疗高热、口大渴;②玉女煎(《景岳全书》):熟地、生石膏、麦冬、知母、牛膝,治疗热病口渴、头痛、牙痛;③三黄石膏汤(《伤寒六书》):生石膏、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麻黄、豆豉、生姜、大枣、细茶,治疗高热无汗、烦躁等症。

    在著名方剂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等方中,石膏也是重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    石膏主要含硫酸钙结晶和微量元素类等成分。
    1.硫酸钙结晶  石膏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04·2H20)。
    2.微量元素有铜、铁、铝、镁、.硅、钛、锰、锶、铅、硫等。
    3.其他石膏还含混入的黏土、有机物等杂质。


    【药理作用】

    (一)退热
    对生石膏在动物实验中的退热作用报道不同,有说显著退热的;有称没有退热作用的;有认为对发热有降温作用,而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的。有人认为在石膏在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等复方中有显著的退热作用,显著地抑制了体温中枢而收到降低体温的效果,并且与血钙的浓度有关,但是单纯的钙剂和硫酸钙是没有退热作用的。

    生石膏退热,作用强,效果快,但不持久;知母退热作用弱,效果慢,但较持久。二药同用,取长补短,能产生协同作用,起到退热快、作用强而持久的效果。

    生石膏可抑制汗腺分泌,故退热而不发汗。

    (二)镇痉、消炎、解渴
    生石膏内服经胃酸作用,可部分转变为可溶性钙盐,至肠吸收后增加血钙浓度,有中枢镇静作用,并可抑制神经应激能,减低骨骼肌的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又能减少血管通透性,故有镇痉和消炎作用。
    生石膏水煎液能明显减少脱水大鼠的饮水量,表明生石膏有明显的解渴生津作用。

    (三)降糖
    人参白虎汤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人参、知母各自单用时均有降糖作用,加入生石膏后降糖作用能明显增强。如果人参与知母同用,降糖作用反而减弱,加入生石膏后降糖  作用又能增强。表明石膏在复方中起着促进作用。

    (四)补钙作用和硫酸多糖化
    生石膏为硫酸钙的结晶。在煎煮过程中,分解为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钙离子与其他中药的有机酸结合成为有机钙,容易吸收,在体内分布合理,成为最佳的钙剂。

    生石膏与熟地、生地、麦冬、玉竹、枸杞子、竹叶等含多糖的中药同用,在煎煮过  程中,生石膏的硫酸根离子与多糖结合为硫酸多糖,这称为多糖硫酸化,能明显地加强  多糖的免疫调节功效。

    以上的药理作用都表明古方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配伍,人参白虎汤中人参与石膏配  伍,竹叶石膏汤中竹叶与石膏配伍,玉女煎中地黄与石膏配伍等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这些都是中医君臣佐使复方配伍合理性的代表性例子。

    生石膏是否需要先煎,从药理实验角度讲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它可与各种中药同时煎煮,不一定需要先煎。

    (五)其他
    1.增强免疫:生石膏能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与所含之钙有关。
    2.促进凝血:石膏上清液能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
    3.调节子宫:对离体小肠和子宫,小量石膏能使其收缩增强,大剂量则起抑制作用,使收缩减弱。
    4.利胆:能明显抑制小鼠胆汁排泄。
    5.利尿:对大鼠有利尿作用。

    (六)熟石膏
    熟石膏清热力弱,主要外用。外用能收敛黏膜,减少分泌;降低血管通透性而起消炎作用。
    体内吸收:动物实验中,石膏中钙的吸收较其他钙盐如硫酸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的为多。胆汁可促进石膏中钙的吸收。

    大鼠饮服石膏上清液一个月,脾脏和胸腺钙含量上升,垂体、肾上腺、睾丸、前列腺等钙含量下降。

    【临床应用】
    1.治疗各种疾病的发热,包括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和肺支气管感染、免疫病、肿瘤、血液病、烧伤、中暑等疾病之发热,以及发热后内热口干。
    2.治疗糖尿病。
    3.治疗内热之牙龈肿痛、咽痛、口臭。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15~60g。
    临床常用剂量:15~30g。
    大剂量:30~90g。
    使用方法:生石膏水煎服,先煎;研末吞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生石膏是最佳的降温退热药
    生石膏治疗各种发热都有效。白虎汤对许多非细菌感染性发热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临床上用生石膏复方汤剂,笔者曾经退下热度的疾病有病毒感染性发热,如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急性腮腺炎等之高热;免疫病发热,如红斑狼疮、硬皮病、斯蒂尔病、白塞病等之发热;肿瘤之发热,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肺癌等之发热;肝内胆管阻塞性和单纯性胰腺炎之高热;烧伤性发热;过敏性发热如药疹高热;中暑高热等,均取得退热的效果。
    对于现代认识到的细菌感染性发热,古代用三黄石膏汤、清瘟败毒饮等,清热解毒药与生石膏配伍,既抗菌,又退热。现都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同时服用生石膏等中药,能提高抗菌和退热的疗效。
    生石膏退热与西药解热药不同,是中枢性退热,不发汗。西药退热迅速,但药力消除后热度又升高。而生石膏的退热有时能一次性退下,有的每天减低l~2摄氏度,3~5天后能使热度退净。
    生石膏只是退热,对于疾病本身有些还需综合性治疗。

    (二)生石膏退热在于合理配伍
    有些疾病只需单纯性的退热,如病毒、流感、中暑、烧伤等。中医辨证为气分热盛证,生石膏可与知母、生薏苡仁、淡竹叶、青蒿等配伍;气营两燔证,生石膏与生地、水牛角、牛黄、寒水石等同用。肺支气管感染,中医辨证为风热肺火证,生石膏可与麻黄、黄芩、象贝母、鱼腥草等同用。
    生石膏是清热退热药,不是解毒药,清热而不解毒。在治疗感染性疾病需要解毒时,生石膏需与黄连、黄芩、大黄、红藤等清热解毒药同用,以加强清热退温的效果。对于细菌感染,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中药白虎汤、三黄石膏汤,也可加速加强退温和消炎的效果。

    (三)虚热内热也能使用生石膏
    不要认为生石膏仅是高热、实火时才能使用的。临床上对高热、低热、内热、实火、虚火都能使用,只是配伍不同而已。《金匮要略》上有白虎加桂枝汤以治疗“但热无寒,骨节烦痛”之热痹证。以后《脾胃论》上有生石膏与黄芪、人参同用以清退气虚发热;景岳玉女煎生石膏与地黄、麦冬同用,以清退阴虚发热。

    临床上对于长期低热和内热的疾病,如免疫病、肿瘤之长期低热或内热,中医辨证为肺胃阴虚或肾阴虚损,在养阴润肺或滋阴补肾的基础上,加用生石膏能加强退热的效果。笔者之红斑汤,即生石膏与生地、黄芩等同用,能将许多自身免疫病的发热退下。有的比较顽固的发热,生石膏、生地均用至60g,没有使用皮质激素,部分病人的热度也能渐渐退下。对部分特别顽固的免疫病发热病人,如果在使用皮质激素的同时服用生石膏、生地等中药,能加速退热的效果。

    对于内热较大的病人和正常人,在滋阴补虚的复方内,加用生石膏也能加强清退内火。服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内火很大,口渴烦躁,同时服用生石膏、生地等中药,能清火,改善激素的副作用。
    对于慢性感染所引起的长期低热,生石膏与清虚热药如青蒿、地骨皮、知母等,扶正药如黄芪、人参或鳖甲、龟甲等同用,能加强退热的效果。

    冬天使用生石膏.服用一段时间后,会使人畏冷,体温会逐渐降至36摄氏度以下。说明生石膏对人体的正常体温也有下降作用。

    有一红斑狼疮女病人,两侧股骨头均已坏死,狼疮活动尚未控制,平时泼尼松l0mg维持。感冒疲劳后狼疮加重,高热40摄氏度,坚持不愿皮质激素加量,用红斑汤生石膏剂量加至90g,一星期内热度渐渐退下,生石膏维持在60g,以后低热又持续了三四个月,至冬天低热不但退清,而且降到36摄氏度以下,特别怕冷,加用桂枝后,体温渐渐升至36.7摄氏度,春天后,又渐升到37.4摄氏度。去掉桂枝后,体温才恢复正常。这说明,生石膏降温和桂枝升温是可以调节的。

    (四)生石膏是生津药
    生石膏传统上能治疗口大渴的症状,如对热病伤津脱液,放疗后口干、糖尿病口干,生石膏与石斛、麦冬、芦根等生津药同用,是能够改善口渴症状的。现已证实生石膏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

    对于干燥综合征之口干,是由于唾液腺血管炎腺管阻塞而引起的,仅用生津药是不够的,生津药常不能改善口干和眼干的症状。生石膏与生地、黄芩、广郁金、丹皮等凉血活血药同用,可以起到抗血管炎、抑制抗体、改善阻塞的作用,才能有效。而且生地、生石膏本身就有生津的作用。

    (五)生石膏是很好的补钙药
    雌激素下降的更年期妇女,火旺而烦躁,用生石膏与葛根、黑大豆、川断肉、接骨木、巴戟天、炙龟甲、知母等同用,一方面改善全身火旺内热的症状,同时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雌激素水平,并能保护骨质。

    生石膏的钙离子在高温煮沸状态下,与其他中药的有机酸结合成为有机钙盐,能很好地吸收,提高了血钙浓度,因而能保护骨质。

    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在复方中加入生石膏长期服用,能够减轻减缓骨质疏松、骨坏死并发症的进展。我们在治疗红斑狼疮时,泼尼松与红斑汤同用,方中常有生地、石膏、川断等,不但使阴虚内热的病情得到改善,而且临床观察到骨坏死的病人比较少。这可能与石膏的补钙、川断的保护骨质有关。

    (六)关于降糖
    人参白虎汤古代就用于消渴症,相当于糖尿病。生石膏能改善口大渴症状,已证实生石膏具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现代研究人参白虎汤有明显的降糖作用。生石膏并没有降糖作用。人参和知母单用时均有降糖作用,加入生石膏后降糖作用能明显增强,生石膏有类似酶的作用,起着降糖的促进作用。

    (七)从生石膏的配伍想到煎药的改革
    现代中药研究是以单味药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为主的,进行单体的研究,后来也有复方的研究。从单味到复方的研究是发展,是认识的深化。生石膏单味是硫酸钙的结晶。加热后能分解为硫酸根离子和钙离子,其药理作用比较简单。

    生石膏作为中药是在复方中使用的,在煎煮过程中起着复杂的反应。多糖硫酸化、有机钙、白虎汤和人参白虎汤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生石膏单味药的作用和效果。而且有些问题至今尚未研究清楚,如人参白虎汤是起着怎样的化学反应。

    联想到中药煎煮的改革,用单味颗粒配置,淘汰饮片,确实是方便了病人,也方便了药房配方人员。这是中药饮片煎煮改革的方向。这方面的工作尚在探索阶段,已经受到临床医生和病人的欢迎。经临床观察,在许多病人身上,已经证实其疗效是可靠的,至少不比人工煎煮的汤药差。由于是煎透了,比机器煎药的效果是远远超过了。至于对中药单味颗粒剂量和浓度的掌握,既起治疗作用,又减少对胃的不良刺激,临床医生还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

    但是单味颗粒可能会失去了在复方煎药过程中,中药与中药之间化学成分的重新组合。生石膏就是一个例子。但愿这仅是个别现象。中药煎煮改革是必须进行的。工业化生产是迟早的事,但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八)生石膏的剂量和煎煮
    1.关于剂量生石膏一般用30g,对高热和顽固的发热,可用60~90g,并可加用寒水石以加强退热效果。对于自身免疫病内火不大者,为了与生地配合,需用生石膏者,可以用15g。

    有药理报道生石膏剂量增大,降温作用并不随之增强。但临床体会30g和60~90g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剂量增大退热作用是能明显增强的。

    2.关于煎煮生石膏是否一定要先煎?石膏久煎,钙溶出率并不增加,因此有人提出并不需先煎。
    本人的临床经验,治疗发热病是需要先煎的,石膏约先煎15分钟左右。在治疗内热时,生石膏与生地、知母等同用,是可以不先煎的。治疗糖尿病与葛根、山药等同用也可以不先煎。
    生石膏在复方中钙溶出率明显增加。用生石膏补钙,在复方中是不需要先煎的。

    (九)关于熟石膏
    熟石膏一般外用于皮肤、疮疡、血管炎破溃时收敛疮口,内服的清热效果较差。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伤寒论》中白虎汤用生石膏1斤,据吴承洛和柯雪帆先生分别核算,东汉1斤合今222.73g和250g。说明古人认为生石膏和白虎汤的毒性很小。

  (二)毒理试验
  LD50:  生石膏水煎剂小鼠静注的LD50为l4.7g/kg或16.7g/kg。生石膏残渣再次水煎剂的LD50与第一次相近。
    2.毒性反应水煎服250g未发现毒性反应。
    以上说明生石膏的毒性非常小。

    (三)临床观察
    生石膏无毒,是很安全的中药。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副作用。在有清热需要时,长期服用或大剂量6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当低热、内热清退后,继续服用生石膏,会有食欲减退、恶心、大便稀薄、体温低下、非常怕冷、月经愆期等不舒服的症状。停用后这些症状会自行消除,如用中药调理能加快恢复。

    对辨证是阳虚的病人,内热不明显的病人,或虽有内热而不需要清退的正常人,不宜使用生石膏。

    生石膏有时会引起腹泻。这除了与辨证有关外,还可能与生石膏的质量有关。生石膏药材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石、结晶状者为佳。现药房供应的生石膏常为粉状的,可能含有包括硫酸镁等许多杂质。

Tuesday, October 18, 2011

中医对症治疗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是脱发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脂溢性脱发多见于男性,但是也有女性脂溢性脱发患者。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病因多在肝肾、气血,因此,治疗脂溢性脱发中医将其分为四种类型,辨证施治。
  祖国医学认为发为肾之候,发为血之余,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而肝藏血,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其华在发,肝肾同源,即精血同源,故肝肾精血相互滋生,共为毛发生长之必需物质。临床上常将脂溢性脱发分为湿热熏蒸、血热风燥(包括血虚风燥)、肝肾不足(包括肝肾阴虚)、血瘀毛窍四型,其中以湿热熏蒸和肝肾不足型最为多见。
  湿热熏蒸型 相当于油性脂脱。患者往往恣食肥甘厚味,或素体皮脂腺分泌旺盛,可见头发油亮、头皮潮红、发根黏腻。治宜健脾祛湿、清热护发。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萆薢、泽泻、茯苓、白鲜皮、蒲公英、绵茵陈、生山楂、炒白术、生薏苡仁、赤石脂、麦芽、布渣叶、甘草等。
  血热风燥型(包括血虚风燥型) 相当于干性脂脱。症见头发干枯或焦黄,头屑较多,头皮瘙痒。治宜凉(养)血祛风、养阴护发。方用凉血消风散或神应养真丹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白)芍、丹皮、丹参、紫草、白蒺藜、防风、侧柏叶、白花蛇舌草、崩大碗、玄参、凌霄花等。头皮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僵蚕、酸枣仁以祛风安神止痒;偏血虚者,可酌加当归、益母草、鸡血藤以养血润燥。
  肝肾不足型(包括肝肾阴虚型) 本型患者多有遗传倾向,常见于脑力劳动者或体弱者,症见脱发处头皮光滑或遗留稀疏、细软短发,常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治宜滋补肝肾、填精生发。方用七宝美髯丹加减,常用药物有制首乌、枸杞子、菟丝子、怀牛膝、茯苓、桑寄生、黄精、山萸肉、熟地黄、山药、北芪、炙甘草等。偏阴虚者可加女贞子、旱莲草、桑葚子以补肾养阴;伴心烦口干、口舌溃疡、舌红少苔、脉细数属阴虚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柏、玄参以滋阴清热泻火;偏阳虚者选加补骨脂、杜仲、川断、仙灵脾、巴戟天以补肾壮阳;精神紧张、失眠多梦者,酌加牡蛎、龙齿、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以安神解郁。
  血瘀毛窍型 本型患者多情志抑郁或脱发日久。治宜活血化瘀、通窍生发。方用逍遥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丹参、益母草、鸡血藤、素馨花等。
  脂溢性脱发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然后才能够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只有对症才能够得到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使用中医偏方治疗脂溢性脱发时,对症选择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脱发新进展


——七宝美髯丹加减治疗脱发研究
    脱发是—般皮肤科门诊常见的病症。一直原因不明。以前对于发病原因多认为与营养障
碍,病灶感染,神经障碍,精神因素,内分泌异常和遗传等有关。
中医学认为脱发的病因主要在肾,若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气血不能上达人体最高处“头顶”,头上毛囊得不到滋养,渐渐萎缩,就会引起脱发。“肾藏精,主生殖,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头发为血液的产物。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相互转化,两者缺一不可。同时脱发也称为“油风”,多因血虚生风,风盛血燥,发失所养而致。另一方面,膏梁厚味,损伤脾胃,以至痰湿内盛,阻碍气血运行,而致发失所养也会引起脱发。
用传统古方七宝美髯丹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加减。治疗脱发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方药组成:制何首乌30g,菟丝子30g,牛膝15g,土茯苓30g,补骨脂15g,枸杞子30g,当归15g,鸡血藤30g,酒大黄15g,甘草20g,丹参20g,决明子30g,黄精20g,山楂15g,女贞子15g,桑椹子15g。
全方功效为补益肝肾,养血生发,活血祛湿。
最近从组织学上研究可见以毛囊为中心的淋巴细胞浸润、T淋巴细胞功能的异常、以及本病常合并各种自家免疫病这些事实看,是对自身免疫学说为发病原因的有力的证据。由于斑秃的病因不明,因此尚未有特效药物治疗。
本人在传统中医治疗脱发的有效方剂七宝美髯丹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证实的一些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药物和具有免疫抑制功能药物中筛选,进行加减,组成治疗脱发方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希望能推广使用。

文献摘要
矢村氏的有关报告发表,复方甘草酸苷片由于基本无副作用,普遍被用来治疗斑秃。复方甘草酸苷片的主要成分甘草酸苷是2个分子的葡萄糖醛酸与三萜化合物中皂甙的—种——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 c i d)的聚合物,在机体内由B—glucuronidase酶将两者分解。其药理活性单位甘草次酸,具有抗溃疡作用,电解质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症,抗变态反应作用,醛固酮样作用,还有诱发干扰素作用等。熊谷氏认为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抑制氢化考的松、醛固酮等激素的灭活。自Dillaha报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有明显效果以来这——疗效为人所共知,以后有多数报告认为复方甘草酸苷片具有与此相同的作用。但是,刚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斑秃很少见到皮质激素治疗后的复发现象,而且对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病人也有效。因此黑田氏认为不能单纯以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