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医五运六气研究.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中医五运六气研究. Show all posts

Tuesday, December 2, 2008

2008年爆发禽流感的四大条件



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年m是2006年还是2007年?         
2008年爆发禽流感的四大条件

在2005年春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上,天文学家张元东先生认为太阳黑子23周的谷年(m)发生在2007年左右,那么2006年相位可能是m-1或m年。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年m是2006年还是2007年关系重大,相关预测非常必要。

最近的研究表明,流感爆发不仅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强时期,而且也发生在太阳活动最弱时期。1889-1890年流行性感冒第一次全世界大流行是在太阳黑子活动低值期(1889年为6.3;1890 年为7.1),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即流行性感冒第二次全世界大流行为太阳黑子活动次高值期(1917年为103.9;1918年为80.6;1919年为63.6),1957-1958年"亚洲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最高值期(1957年为190.2;1958年为184.8),1968-1969年"香港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最高值期(1968年为105.9;1969年为105.5),1977年"俄罗斯流感"为太阳黑子活动次低值期(1976年为12.6;1977年为27.5)[1]。

太阳黑子的极值期与中国东北的低温冷害有很好的对应关系。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的太阳黑子高值期对应1917年、1957年和1969年的严重低温冷害年,1976-1977年的太阳黑子低值期对应1976年的严重低温冷害年[2]。

禽流感在拉尼娜年孕育,在厄尔尼诺年爆发。1889-1890年(流感世界第一次大流行)、1918-1919年(流感世界第二次大流行)、1957-1958年(亚洲型流感)、1968-1969年(香港型流感)、1972-1973年和1976-1977年(俄罗斯流感),都是厄尔尼诺年(其中,1888-1889年是厄尔尼诺年),而1886-1887年,1916-1917年,1955-1956年,1967-1968年,1975-1976年都是拉尼娜年[3]。

1886-1887年是拉尼娜年,1988-1889年是厄尔尼诺年,1889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1889-1890年流感爆发;1916-1917年是拉尼娜年,1917年为太阳黑子峰年M,低温年,流感孕育;1918年为M+1年,厄尔尼诺年,流感爆发;1954-1956年是拉尼娜年,分别是太阳黑子谷年m、m+1年、M-1年,1957-1958年为厄尔尼诺年和流感爆发年,分别是太阳黑子峰年M和M+1年,1957年为低温年,流感爆发;1967-1968年是拉尼娜年,流感孕育;1968-1969年是厄尔尼诺年,1968年为太阳黑子峰年M,流感爆发,1969年为低温年;1975-1976年都是拉尼娜年,1975年是m-1年;1976-1977是厄尔尼诺年,1976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低温年,1977年是m+1年,流感爆发。

流感爆发年有以下特征:前一年或前两年为拉尼娜年,前一年或后一年为低温年,当年为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
如果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6-200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08年则是m+1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2000-2030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2008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

如果2006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8年爆发流感的可能性就变小。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m,2006-2007年为拉尼娜年,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和低温冷害,是2008年爆发禽流感的四大条件。

杨学祥 2008-04-06

Monday, July 7, 2008

2008火运太过之年夏季降雨量过多之论

三个星期前, 笔者一直在观察全球的气候变化, 还以为2008年的火运太过之年应该在主气三之气(六月五日之后) 少阳相火, 客气少阴君火时天气温度持续上升, 怎知道世界各地却传来了四川大地震、缅甸风灾及大水灾。笔者经过一番的思考及翻阅相关资料后, 决定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2008火运太过之年夏季降雨量过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在全球各地发生本来就不是中医深入研究的领域, 讲多也可能错多, 还是让气象专家去分析吧!在此仅仅从运气理论谈中运不迁正的因素,如有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同仁指教。

今年是戊子年,“戊”代表火运太过, 狭义上指气候比较热, 为火气非常亢盛的一年, 这是一般的认识而以。笔者认为内经五运六气的理论不一定指气候天气, 竟然是古人长年观察天文、地理所总结的理论, 气候天气只是其中之一的“结果” 。运与气是一种肉眼无法看到,也可能是身体无法完全具体感觉的能量、磁场,这种场在一定的阴阳或五行转换、太过及不足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一定的物候、气候等,再通过人体经络为枢扭,体外大宇宙与人体内的小宇宙相互共振才能产生疾病,要知道人为的破坏如: 情志、劳倦、饮食不节等也会在长年积累之下遇上不利体质的气候发病。所以别以为学了五运六气就可以丢掉四诊八纲等中医诊断方法, 笔者认为现代的中医在“切” 方面做得不够, 脉法不精又不下功夫的中医也很多; 仔细审察经络(对经络按、压、摸、感受温度或使用仪器探测生物电)的中医在韩国及日本为多 (如背俞穴诊断、腹诊、局部全息诊断)……
2008年天干中运火运太过, 对应地理方位水运太多, 上半年司天之气少阴君火(二月四日至八月五日), 下半年在泉之气阳明燥金(八月六日至明年二月三日) 。整体分析, 火年应较往年更炎热, 而且六气主气少阳相火遇客气少阴君火(六月五日至八月五日), 可是我们也别忘记内经里的”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这里谈到一种阴阳转化的问题。阴阳可以转化, 阳发展到极致, 在一定条件下, 它就可以转化为阴….所谓〝物极必反, 否极泰来”, 如马来西亚的三月八日政治大海啸, 多年来的政治与司法丑闻一连串被揭发, 这都是物极必反的易理, 事物坏到极点了, 好的东西也要上来了。比如说, 夏季到来了, 地气热到极致, 阳热之气就产生轻清之气, 天阳之气蒸化地气,使之转化为天空云层 (清阳之气上升-积阳为天), 天气就开始转为凉, 下降云雨滋养大地万物(浊阴之气向下-积阴为地) 。没有地气上升为云, 天气就下可能下降成雨。当然, 我们也可以五行生克理论中解释这一点: 火运太过, 克金, 而金之子-水复之。但是, 我们可别忘记人为的环境污染, 如全球温室效應也会令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发展为异常的现象--全球各地降雨量增多。

笔者担心一场四川大地震后, 千万尸横遍野来不及埋葬, 传染理病毒有可能因炎热的天气加上一场场豪雨而异变及大量繁殖, 那么一场疫病就来了。

Sunday, May 25, 2008

谢罪

笔者真的罪该万死......一群十分关心笔者写作的"Fans真的要臭骂笔者一顿,别人写部落客,轻轻松松便可在一週之内写好几遍文章,而你却在五月尾交出发生在二月份的事?实在太过份了!真实的情况是笔者十分龟毛, 一遍平平无奇的冷饭却炒了又抄, 因为能力有限, 找了一些参考资料, 在诊断的技朮上只差还没时间补入近代的手掌掌纹诊断对应五运六气理论及基本中医诊断内容, 才拖了那么久。而在这几个月里也和各位中医爱好者每一天都有仔细地观察天气的变化,亲自见证了火热之邪还会在六月至八月升温, 有严重心脏病或肺系问题病者要多保重身子了。

在这段日子里笔者也发现了控油(针对脂溢性脱发或超油性皮肤) 的几个内服方剂, 其中有针对脾胃湿热的代表方-平胃楂丹散, 同时排除了中医美容界所认为的六味地黃有控油作用的功效。而笔者又在数星期后从日本的赤羽幸兵卫(50年代的针灸医家) 的知热感十二井穴线香测定方法里不但发现运气理论在经络留下的烙印,而且我也重新评估平胃楂丹散的功效, 笔者从知热感十二井穴线香测定表中发现平胃楂丹散只有很强的平胃消滞的作用, 健脾功效太差了。在这些宝贵的研究下,笔者认为所有运用运气学理论的中医同仁, 应重视及关注病者的体质对中药方剂的数与量的掌握是否正确, 而不是停留在纯属个人经验而以。以上的內容可望下週能如期"出版"。

近日觉悟到疾病的丛生和病者的心有密切关系,人是因为常常往外追求,而执着心中的七情六欲无法放下,精神无法內守…心灵和肉身如同佛陀对人生比喻"人生是痛苦的, 迷失的人如生活在一间着火的房子, 感觉无常却不知道逃出困境的方法"。

盼大家安康, 笔者要对背部太阳膀胱经进行梅花针养生了….拜拜!

用电子原穴测量仪发现五运六气的存在



五运六气真的存在吗?出生日期真的隐藏着人体健康的生命秘码?
2008年2月中旬, 我的身体不适, 疲倦、腹脘胀满, 胃纳不佳, 腰背酸紧, 足三里及三阴交穴位酸胀麻,还出现了便溏、小腹膀胱一带不适。虽然我 已经用五运六气的运算方法诊断了自己的情况, 也清楚知通要用什么中药治疗, 不过我还坚持一定要见过了DMS四川贝士德健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的DMS数位经络系统业务代表Ms.Lo Mei Yong 和 MR. T.C. Lam, 希望用他们的仪器来证明 五运六气 是存在的。

弱脾的体质分析
首先, 有运气理论底子的中医, 可通过病人的出生年月日快速掌握病人先天体质, 如: 本人出生年1979, 中运为土运不及 (太阴脾胃较虚), 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太阳寒水, 对应出生月份及日 (12月24日), 是每年主气-太阳寒水, 又十分倒霉地遇上1979年的客气-太阳寒水。如果出生在8月份之前, 逢可天太阴湿土便可化为平气年。简单分析: 本人体质偏寒湿较重, 脾胃消化及吸收功能不太好, 发病的病位多在脾、胃、肝、胆、心和小肠。

由于土的化气不足,对脾影响最大,其发病以脾失健运,体液的濡滞,而引起疮疡,流脓,溃烂,痈肿故其病留满否塞。故在天干符号己(9), 凡是出生在公历年尾数9的人, 土气不足, 容易受六淫的影响而出现偏風动、偏寒滯、偏燥胜等体质。以上的都不难理解, 不过想要成为医朮高明的医生, 还得掌握当前的天之五运和地之六气的运动变化才能对症下药, 作到不同体质、不同节气, 都有不同的君臣佐使严谨组成用于临床效如桴鼓的方子。而陈保春老师常强调: 〝不要成为一年365天都开六味地黃丸的下医…。〞现今作经络检测于2月20日, 下午4点左右, 为2008年初之气-厥阴風木加临气-太阳寒水, 此气带来了大量的雨水, 马来西亚各个城市差不多每一天都下大雨、刮大风, 整个吉隆坡的天空气压都很低, 老人及风湿病患者最怕这种鬼天气, 反而我的朋友的父亲的中医诊所生意特别好,推出一系列灸法服务, 市场反应十分热烈!

Ms Yong 帮我仔细地测量二十四个原穴后, 大家都很惊讶为什么通过运气学也可推算出准确度达70%的经络数据!我自己也很惊讶, 虽然只自修了三个月, 从半信半疑到理解运气学的过程里, 现在亲眼看到经络数据的准确度, 我从今以后不得不谦虚好好学习易理了。现在就以本人目前的中医水平来粗略为大家解读这份电子经络数据图表, 有错误之处, 希望大家不吝指正, 以求日臻完善。

脾虚肝旺, 土木相争
首先发现平均整体经络能量呈現出亢奋反应, 属下焦部的厥阴肝经 (左95, 右97) 、胆 (左91, 右95) 是牵动整体经络能量呈現出高亢反应的元凶之一。一年之始, 厥阴应春, 2008年中运火运太过之年, 肝经胆经偏旺属正常之象, 。《內经》言,六气主气证候: 初之气厥阴风木,風动,肝病,施于太阴……今见肝胆二经太过, 其因有二, 一为人为作息不正常:迟睡, 劳累熬夜; 二为太阴脾胃两经呈虚值太久 (先天中运不足加上后天饮食不得法所造成的), 所以足三里及三阴交穴位反射出酸胀麻的求救信号, 同时还出现了便溏、疲倦、腹脘胀满, 胃纳不佳等 (在2/4~4/5初之气最明显) 。
在好几年前, 我巳经开始每天晨起为自己把脉, 常常把到弦滑加上结代的脉象, 那时没有接触到五运六气的理论, 常常在一般的中医基礎理论里迷生了方向, 连最基本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都分不清, 现在才了解结代脉除了本身作息问题, 缺乏有氧运动、工作精神压力外, 出生日期里的太阳寒水也标示了心脏及血液循环功能会受〝寒水〞所克。 班上还有很多同学还单纯认为人体很容易分阴阳, 结果一生病便从学院买了大包小包的中药…病不但没好, 还因药物的副作用搞乱了体质, 幸好经张步桃老中医以小柴胡汤加減, 调整三焦表里阴阳交接之气, 才恢复健康。

除了肝胆经亢奋, 脾胃经虚弱外, 让我们来看一看肝有病有影响到肾吗? 幸好肾经能量正常, 不过膀胱经的能量呈虚值(左49,右58), 证明疾病时间长,体质本身偏阴寒湿重,这也反应了之前我主诉的腰背酸紧(曾有外伤)、小腹膀胱一带不适(太阳寒水之邪克少阴之表)。大家都知道足太阳膀胱经主表, 容易受风寒之邪, 再加上夜间归寝较晚, 每易感受寒湿邪气, 背部膀胱经也因气血不通而肩胛骨内侧缘及大肠俞一带有结节, 而每当阴天雨天不断的日子, 腰背不但屈伸不太灵光, 而且还会酸胀(经骨科、运动伤害专科西医检查, 告知没问题…,但偏偏在每年六气终之气或太阳寒水客气时加重)。

读懂了电子经络数据图表后, 治疗的方向也该更加明确了, 下个星期将重点讨论治疗原则及养生指导, 明年2009年为太乙天符年, 为寒湿偏重之年,对出生在公历年尾数9的人群十分不利, 特别请教世界各国的中医高手重点指教健运脾胃之组方, 如让平民百姓提早做好预防疾病的准备。

在《内经》里, 岐伯曰:脾脉, 土也, 孤藏,以灌四傍者也…脏气之源在于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

敬请留言, 交流, 多多指教!



Thursday, April 17, 2008

五运六气与中医学有什么奥妙?

在这里先给大家一点五运六气的小常识。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变化规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的一门学科。  
中医早就注意到人体的生物节律,疾病的周期性等现象。《黄帝内经》中,已认识到人体阴阳消长,气血盛衰呈节律性变动,影响制药生理病理活动;并有较完整的运气学说。东汉张仲景把这些知识用于临床辨证施治。金朝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一身之气,皆随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常对专方设立“四时增损法”,以适应时令的变化。元明之际,盛行以时日开穴为必要条件的子午流注针法。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人重新研究运气学说,推测疾病的发生趋势。60--70年代,医易时空医学在国外引起了广泛注意,并逐渐成为一门学科。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的人体生物节律,主要有人体昼夜律,如昼认经脉气血流柱节律,五脏主时辰节律,卫气运行节律等;人体月节律,如气血盛衰月节律,体力情绪智力月节律,月经节律等;人体年节律,如五脏主季节律,四季脉象,色泽节律等;人体超年度节律,如6年发病节律,10年发病节律,60年发病节律等。中医时间医学还研究按时施针和择时用药,包括季节不同,用药有别:一日时辰不同,选穴有别;病情不同,服药时辰有别等方面。也研究某些时间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依时防病和依时养生;研究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史等。中医时间医学在人体生理,病理等研究领域,在疾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在养生预防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在此引用中国著名易经专家杨力教授的话, 她说: 我以一切科学皆来自于实践, 凡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 不管以前有过的还是没有过的, 只要行之有效, 皆可上升为理论, 总结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