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9, 2010

颈椎病的诊治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牵引疗法、中药热敷、针刺颈夹脊穴3种方法,联合治疗颈椎病。结果 临床治疗95例中,治愈80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6.8%。结论 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颈椎病;牵引疗法;中药热敷;颈夹脊穴针刺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间盘慢性退变及继发椎间关节紊乱,周围组织病变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为临床多发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1]。近年内发病年龄似有下降趋势,好发部位依次为C45、C56、C67。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很多,主要为头痛、头昏、颈部僵硬短期内加重并向肩部及上肢放射以及四肢无力,握力减退,头、颈、肩、上臂等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听觉异常等。在我国颈椎病患者以30~70岁居多[2]。颈椎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除了部分有严重脊髓受压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外,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方法即可治愈。近年来,我们采用颈椎牵引、中药外敷、针刺颈夹脊穴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5例患者,男62例,女33例。年龄25~65岁,平均40岁。有外伤史者30例,无明显诱因65例,神经根型50例,椎动脉型15例,交感型5例,脊髓型8例,混合型17例。病程最短3d,最长15年。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片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体前后缘增生,椎间隙变窄70例,椎间关节改变25例。CT扫描:颈椎间盘突出45例,其中C344例,C458例,C5620例,C6713例。

  1. 2 治疗方法

  1.2.1 手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医治沿斜方肌、夹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岗上肌揉拨、点按,再点按风池、内府、大椎、肩井、缺盆诸穴,然后从天柱穴开始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点压、揉按,并点按环跳、委中、承扶诸穴。整个治疗过程需病人放松入静以配合治疗。1次/d,10次为一疗程。

  1.2.2 中药热敷:在牵引时,若配合局部热敷效果更佳,也可以分别进行。中药方组:川羌活、防风、秦芄、独活、麻黄各30g,白菊花、红花、儿茶各15g,桃仁、桂枝各90g,当归尾60g,食醋适量。将上述中药混合碾成粉末,用食醋调拌使药粉充分黏在一起,分装在2个布袋内,放入笼中蒸热,温度为50~60℃,取出药袋置于颈枕、肩部进行热敷,也可以放于压痛点明显部位,两只药布袋交替使用,2次/d,约1h/次。1剂药连续使用10d为1个疗程,休息1~2d,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第2、3疗程。

  1.2.3 中药煎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处方:黄芪5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丹参10g,羌活10g,白芷10g,葛根16g,僵蚕15g,延胡素16g,桂枝9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20g,甘草6g。上肢麻木加桑枝15g;眩晕加天麻10;视物昏花加菊花15g;头痛或偏头痛加全蝎6g;心动过速者去桂枝加生地10g,珍珠母15g;心动过缓者加党参15g,麦冬10g。1剂/d,水煎分2次口服,15d为1个疗程。

  1.2.4 针灸治疗:针刺颈夹脊穴同时,配合特定电磁波照射后颈部,疗效更佳,其方法为:取C2~7夹脊穴,针刺时用30号210寸毫针,针尖向脊柱方向与脊椎成25°~35°夹角进针,进针深度为1.5~1.8寸,手法为平补平泻,针感向颈肩方向传导,留针25~30min,1次/d,7~10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95例患者中,经上属方法1~2个疗程治疗后评价,痊愈80例(84%),显效12例(12%),无效3例(3%)。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X线检查,颈椎生理弧度正常,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X线检查正常,能胜任一般工作;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较前缓解,但劳累后加重,需继续治疗;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或加重[34]。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而影响脊髓、脊神经根、交感神经和椎支脉等结构,使椎间盘变性,髓核破裂突出及椎体后缘骨刺形成刺激,压迫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等组织,产生水肿粘连、韧带肥厚变性、钙化等病理改变,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属老年性疾病,颈椎间盘突出,椎管及椎间孔内骨质增生可致病,但颈椎失稳、错位而发病的占多数[4]。颈椎错位的原因又与椎周软组织损伤、松弛有关,与椎间盘变性后,椎间韧带相对松弛有关。先天性椎管,椎间孔狭窄更易患本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牵引的方法,目的是使椎间隙增宽,使错位、失稳的关节恢复正常位置,改善椎管的矢状径,解除神经根、血管的压迫或刺激因素,使因受压或刺激所造成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部水肿、疼痛得到改善,解除对窦神经干和窦神经末稍的影响,使临床上因神经根受压及神经反射性导致的多区域疼痛、麻木、不适等症状,得到了缓解或消失[2]。

 
  加减补阳还五汤中黄芪补气行血改善微循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红花、丹参、川芎、当归、地龙活血祛瘀;延胡索行气止痛;芍药甘草汤、僵蚕解痉止痛、解除局部肌肉痉挛;白芷、葛根善祛头项风湿;桂枝、羌活祛风除湿,通阳活络,引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解肌通络之功[4]。根据临床表现加减使用,对各型颈椎病均有明显效果。现代药理所研究证实:丹参能增加脑的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有氧代谢,使脑细胞得到足够的能量,增强耐缺血缺氧能力;白芷、羌活、葛根、桂枝、当归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葛根和桑枝还具有降压作用。全方合用可以有效地解除神经根、脊髓的水肿、椎动脉的痉挛及脑部的缺血缺氧,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推拿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解除局部肌肉痉挛、松解粘连等作用。颈椎牵引可以调整椎体及小关节的位置,增大椎间隙及横突孔间距,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56]。改善椎间盘、钩椎关节与神经根或椎动脉之间的位置关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使用推拿手法切忌粗暴,松解局部肌肉软组织手法要轻柔、舒缓,术者一定要熟悉颈椎不同部位的解剖特点。

    总之,在颈椎病的过程中,采用以上方法综合治疗,可协同发挥作用,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疗效,同时也缩短了疗程,具有切实可行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素梅,马立森,张万民,等. 综合治疗颈椎病200例[J].中医研究,2009,22(4):4142.

  [2] 李晓慧.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48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01902.

  [3] 毛晓芬. 颈椎病的治疗与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3233.

  [4] 刘芳,刘洪兰. 三联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8例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8219.

  [5] 唐海峰,闫战益.颈项牵引推理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261127.

  [6] 龚树辉,杨继文,李忠权. 运动再学习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9,24(2:)9192.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