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9, 2010

中医看颈椎病

如何用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精髓不足,气血衰少,盘骨失于濡养,风寒湿邪易于骤袭,痹着经络,气滞血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多选择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益气养血之品。

  (1)芍葛汤

  组成:白芍30克,葛根、灵仙各20克,白芷、秦艽、当归各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

  功用:散寒除湿,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加减:风胜者加防风、羌活;寒胜者加桂枝、麻黄;湿胜者加薏苡仁、苍术;巅顶痛者加藁本;上肢麻木疼痛者加桑枝;背痛者加狗脊、淫羊藿;气虚血滞者加黄芪、党参、丹参。

  (2)桃红二参汤

  组成: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土鳖虫、威灵仙(随症状轻重酌用药量)。

  功用: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3)补肾祛瘀通络汤

  组成:当归、骨碎补、杜仲、淫羊藿、龟板、鹿角霜、防风各10克,川芎、土鳖虫、桂枝各7克,鸡血藤、熟地、煅龙骨、煅牡蛎、葛根、黄芪、威灵仙各15克,细辛3克。

  功用:补肾、养血、祛瘀。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加减:疼痛较剧者加制川乌7克,片姜黄10克。

  

  如何用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用药多选择养血活血通络、补益肝肾之品。

  (1)鹿丹四物汤

  组成: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薏苡仁、威灵仙(随症状轻重酌用药量)。

  功用:养血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加减:面色苍白,食少便溏,腰膝酸冷,肢端发凉者,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胁胀,肢体肿胀不适者,加木香、元胡、枳壳、乌药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者,加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等;风寒湿邪留而不去,呈游走性疼痛,或痛遇寒则甚,或沉重身困者,加防风、秦艽、桂枝、羌活等。

  (2)颈痿汤

  组成:炙黄芪、鸡血藤各30克,鹿角片、当归、骨碎补、牛膝、鹿衔草、木瓜各12克,龟板、生地、熟地、仙灵脾、枸杞子各15克。

  功用: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如何用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药多选择养血活血、祛风化痰之品。

  (1)丹参山甲芎芍汤

  组成:紫丹参30克,炮山甲10克,三棱、莪术各6克,片姜黄、川芎、白芍各10克,葛根30克,全虫3克,枸杞子、仙灵脾各10克,桂枝6克,防风10克,珍珠母或石决明30克。

  功用:活血化瘀,益肾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加减:气虚者加生黄芪3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血虚者去三棱、莪术,加全当归或鸡血藤30克,制首乌或熟地30克;阴虚者去桂枝,加鹿衔草10克,桑枝10克;寒邪留滞者加制川草乌各6克,北细辛3克;疼痛剧烈者加白芍至30克,元胡30克;手指麻木者加蜈蚣3条,乌梢蛇30 克,或蕲蛇15克;心悸失眠者加炙远志10克,炒枣仁30克。

  (2)定眩冲剂

  组成:天麻、僵蚕各3.6公斤,钩藤4.8公斤,茯苓 6公斤,丹参、夜交藤各12公斤,白糖40公斤。

  功用:活血通络,健脾化湿,平肝定眩。

  用法:上药经加工制成冲剂,每包30克。每次15克,每日3次口服。15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3)益气通络汤

  组成:黄芪、葛根各30克,白芍20克,威灵仙、穿山甲、天麻、淫羊藿各10克,蜈蚣2条,地鳖虫8克,熟地15克。

  功用:益气养血,舒筋活络。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加减:头痛者加川芎、蔓荆子;恶心呕吐者加姜黄、羌活、鸡血藤;耳鸣、视物不清者加枸杞子、山萸肉。

  

  颈椎病的药枕应如何制作?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病,需长期治疗。药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被病人接受。

  药物组成:

  方一:生川乌、生草乌、桂枝、红花各30克,芒硝、细辛各20克,樟脑15克,雷公藤60克。

  方二:川芎150克,吴茱萸30克,川乌、草乌、当归、没药、细辛各20克,威灵仙、甘草各10克,冰片、樟脑各 10克,薄荷20克。

  制作方法:取桑树木材制成36cm×18cm×6cm的拱形枕头,中间制成8cm×12cm×2.5cm的小槽;用绸布适量。先将方一中诸药共研末,入白酒6000毫升,浸泡10日后,置木枕和绸布于药液中再浸泡10日,然后取出晾干。将方二中前 9味共研粉末,用醋在微火上炒至有焦味时加入冰片、樟脑及薄荷粉拌匀。然后用晾干的绸布包方二药末放入木槽中,夜枕,白天用塑料袋封装。每个木枕配装的药物使用期为3个月。

  

  如何用中药外洗方法治疗颈椎病?    

  中药外洗作为一种用药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骨科临床,颈椎病的治疗亦不例外。

  药物组成:葛根40克,丹参、威灵仙、防风、荆芥、桑枝、桂枝、五加皮、当归各30克。

  用法:将上药倒入盆中,加水3000毫升稍浸渍后煎沸 15分钟,用毛巾蘸药水趁热洗敷颈肩部。第二天仍用原汤加热外洗。1剂药洗3天,1天2次,每次30分钟。

  加减:麻木甚者,加细辛15克,川椒30克;疼痛重者,加乳香15克,白芍20克。

  

  如何用药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药膳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上古已有之。具有取材方便,简单易行,疗效显著,通常没有副作用的特点,易于被病人接受。根据颈椎病各型的特点,可选用不同的药膳。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选用疏风散寒、温经活血之品。

  (1)清炖乌蛇

  主料:乌蛇1条。

  配料:葱、姜、黄酒、盐各适量。

  制法:①将乌蛇去皮及内脏,洗净,切成5cm长的段备用。②将乌蛇段放入砂锅中,加姜、葱、黄酒、水适量,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透,再加盐即成。

  用法:分次服食。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

  (2)胡椒根炖蛇肉

  主料:胡椒根100克,蛇肉250克。

  配料:黄酒、葱、姜、花椒、盐各适量。

  制法:①将胡椒根洗净,切成3cm长的段。蛇肉切成2cm长的段。②将蛇肉、胡椒根放入砂锅内,加葱、姜、盐、黄酒、水适量。用旺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烧至熟透即可。

  用法:分次服食。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3)风伤酊

  主料:龟板5克,蛤蚧(去头足)10克,蕲蛇(去头)30克,白酒600ml。

  制法:上药入酒中浸泡7天,去渣过滤,贮瓶备用。  用法:每服10~20ml,1日3次,15天为1疗程。间隔7~10天后,继服第2疗程。

  功能:祛风,通络,止痛。

  

  如何用药膳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药膳多选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品。

  (1)地龙桃花饼

  主料:黄芪100克,干地龙(酒浸)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当归50克,川芎10克,桃仁(去皮尖,略炒) 15克,玉米面400克,小麦面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地龙烘干研粉;将黄芪、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浓煎取汁;将地龙粉、白糖、玉米面、小麦面混匀并以药汁调和成面团,分制为20个小饼;将桃仁匀布饼上,入笼中蒸熟(或用烤箱烤熟)。

  用法:每次食饼1~2个,每日2次。

  功能:益气活血,通络起瘫。

  (2)桃仁决明蜜茶

  主料:桃仁10克(打碎),草决明12克,白蜜适量。

  制法:将桃仁、草决明同煎取汁,兑入白蜜调服。

  功能:活血通络,清肝熄风。

  

  如何用药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气虚下陷者,宜用补中益气之品;属痰瘀交阻者,宜用祛湿化痰、散瘀通络之品;属肝肾不足,风阳上亢者,宜用滋水涵木、调和气血之品。

  (1)双补膏

  主料:党参、山药、桂圆肉、黄芪、茯苓各30克,甘草10克,白术、枸杞子各200克,山萸肉、当归各15克,大枣10枚。

  制法:诸药入砂锅内,加水1000ml,文火煎煮,取汁500ml;再加水500ml,文火煎煮,取汁300ml。将两次药汁混合入砂锅内,文火浓缩至500ml,加蜂蜜100 毫升收膏。

  用法:每服20ml,每日3次。

  功能:补气养血,健脾益肾。

  (2)丁香姜糖

  主料:丁香粉5克,生姜末30克,白砂糖50克。

  制法:将白砂糖加水少许,放入砂锅内,文火熬化;再加丁香粉、生姜粉调匀,继续熬至挑起不粘手为度。另备一大搪瓷盆,涂以小磨香油,将糖倾入摊平,稍冷后趁软切成50块。

  用法:随意食用。

  功能:和中化痰,降逆止呕。

  (3)菊楂决明饮

  主料:菊花10克,生山楂15克(打碎),冰糖适量。

  制法:三药同煮,去渣取汁,调入冰糖。

  用法:代茶饮。

  功能:清肝疏风,活血化瘀。

  

  针刺如何治疗颈椎病?    

  中医根据颈椎病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型:初起为太阳经输不利型,邪气在表;邪气入里则为痹证型;病久气虚则发展成肝肾不足型。

  (1)主证:

  太阳经输不利型:颈项强硬,颈肌发僵或拘挛,并有肩背、四肢疼痛(尤以上肢为著),头痛头重,畏寒,全身发紧。

  痹证型: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索条状物并有压痛,上肢沉重、麻木或有肌肉萎缩,指端屈伸不利,不知痛痒。

  肝肾不足型:病程迁延,精血耗伤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头脑胀痛、发空,牙痛,失眠多梦,面潮热,腰膝酸软,筋肉怵惕,肢体抬举无力,头摇身颤,步履蹒跚,甚则瘫痪,或有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等。

  (2)治则:祛风散寒,疏筋活络,理气止痛。

  (3)处方:落枕、阿是穴、颈椎夹脊、风府、大椎、天柱、大杼、风池、肩井、天、天宗。

   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区疼痛取大椎、陶道、风府、天柱、督俞、昆仑。

   手阳明大肠经分布区疼痛取曲池、手三里;

   手太阳小肠经分布区疼痛取天宗、肩中俞、肩外俞、小海;

   手少阳三焦经分布区疼痛取天、天井、支沟、悬钟、丘墟。

  一般局部取穴取患侧,远端取穴取健侧,循经取穴或患侧或健侧。每次选3~7穴。每天一次,七次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

  若属太阳经输不利之表症,可加双侧合谷、列缺、太阳、上星、印堂。

  若为痹症型,上肢麻重者加肩骨禺、曲池;指端麻木者加合谷;头晕加风池、百会。

  若肝肾不足者,加肾俞、肝俞、气海、足三里等穴。

  

  如何用耳针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及其关节增生、变性而造成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中医认为,本病因年老体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或外伤血瘀,风寒痹阻所致。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颈痛、头晕、头痛、手麻、肩臂痛、心悸、恶心、汗出等。

  耳部取穴:颈、颈椎、神门、肾为主穴。神经根型加枕、肩;神经根炎加内分泌、肾上腺;椎动脉型加心;交感型加交感;兼有外伤血瘀者加耳中。

  方法:由于颈椎病为慢性骨质退行性病变,一般可以采用耳压法或并用毫针刺。

  

  如何用灸疗治疗颈椎病?  

  灸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颈椎病时可出现颈项疼痛,常向肩、上肢放射,颈项僵硬,活动受限,或有上肢麻木,屈伸不利,肌肉萎缩等症。

  取穴:天柱、大椎、风池、大杼、肩骨禺、肩井、后溪。

  配穴:上肢麻木加外关。

  灸法:每日施灸2次,每穴3~5壮,可用艾条悬灸。

  

  刺血疗法怎样治疗颈椎病?    

  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广泛流传于民间。这种治疗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疾病,用锋利的三棱针刺入“络脉”(体表浅静脉),使之流出适量血液,达到治疗目的。

  颈椎病时,颈椎间盘的进行性退变及椎骨的增生,压迫和刺激周围组织及神经血管,使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和水肿,出现头晕,颈肩部酸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刺血的目的在于疏通血脉,消除瘀滞,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局部营养代谢,缓解麻痛等症状。

  常选用太阳、尺泽两穴刺血,治疗数次,间隔1~2 周。如疗效不明显,病人体质强健的,可适当增加刺血次数。

  

  如何用橡胶锤治疗颈椎病?    

  橡胶锤疗法是在梅花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使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

  橡胶锤疗法治疗颈椎病,可解除因受压迫而出现的某些症状,具有通经活络、畅达筋脉、活血化瘀之功效,起到止痛、解痉、加强组织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的作用,因而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

  治疗时取常规治疗部位弹打。重复弹打督脉,重点弹打颈椎两侧。局部弹打颈肩及上肢压痛点,以及大椎、风池、风府、肩骨禺、曲池、外关等穴。用中度或重度手法弹打。先弹打颈椎 和胸椎两侧,弹打至颈肩部有热、胀感为好。对兼有眩晕头痛者,加打头部;兼恶心呕吐、汗多心悸者,加打内关、神门;兼体倦乏力、四肢发冷或肿胀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内关。

  

  中医对颈椎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祖国医学经历了几千年实践,留下了大量的医学巨著,其中也包含了与“颈椎病” 临床表现有关的理论及治疗经验,并详细记载了和我们今天所述的各型病变相似的征象和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的颈、肩、臂痛等症多包括在痹症中,通常认为是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所致,而头晕、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中医对颈椎病不仅仅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而且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治,并将肝、脾、肾等内脏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有机结合,注意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

  中医根据颈椎病的病因及临床征象将其分为下列四型:

  1、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由于风、寒、湿三种外邪侵袭机体,流注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酸麻、重着及屈伸不利等,包括了大部分的根性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

  2、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久病体弱,肝血不足,肾精亏损,经脉失去濡养,以致肢体筋膜弛缓,手足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包括了椎动脉型、根型和脊髓型的大部分症状。

  3、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由于痰湿凝阻引起的证候相当广泛,上逆头部多见眩晕,阻于四肢者多见四肢麻木,风痰可引起呕吐、头晕、突然跌倒、四肢麻木,寒痰可引起骨痹刺痛、四肢不举、厥冷等,包括了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的许多症状。

  4、外伤型:由于闪、挫所致的筋络、筋膜、肌肉等软组织受伤(包括急、慢性损伤)以及关节错位造成的症状,即所谓“骨错缝、筋出槽”的症状,出现肩、背、、肢体痛等以疼痛为主的表现。

  

  颈椎病常用的中药方药都有哪些?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为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同属于根型或椎动脉型或脊髓型的病人,因其有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所以按中医分型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型,其治则不同,用药也不一致。

  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

  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药方如下:

  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花6克,白芷15克,细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方药:

  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

  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方剂如下:

  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参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滋补肝肾,益气活血。

  方剂:

  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黄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方剂如下:

  当归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麦冬12g,党参20g,黄柏10g,黄连1 5g,知母 10g,杜仲12g,牛膝15g,苍术12g,黄芪20g。水煎服。

  4、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理气化痰,通经活络。

  方剂:

  姜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如病人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两目羞明、忌目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方剂如下:

  蔓荆子10克,陈皮10克,人参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黄芪20克。水煎服。

  5、外用熏洗药:

  方剂: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甲珠、灵仙、乌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如何进行颈椎病的中医学分型和中医辨证用药?  

  对于颈椎病进行一定程度的症状学中医分型,有利于骨科医师辨证用药,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以下是我们进行的颈椎病中医分型:

  ①痹痛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颈部活动受限。

  (1)风邪偏胜者:颈肩疼痛,位置不定,或痛在肩,或痛在肘,或痛及手部,关节活动不利,怕风。

  (2)寒邪偏胜者:颈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较剧,甚者不能入睡;疼痛遇到寒冷时加重,热敷后好转;颈部僵硬感,活动受限。

  (3)湿邪偏胜者:颈、背部疼痛,有沉重感;上肢疼痛、肌肤麻木不仁;不愿活动,易疲倦;伴有饮食不良、腹胀、大便稀等。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②眩晕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昏、头痛、耳鸣,颈部活动受限,尤不能旋转,甚至可出现猝倒。

  (1)气血两虚者:眩晕在动作后加重,劳累后发生,休息后好转,精神疲倦,心慌,记忆力下降,面色苍白,头颈无力。

  (2)肝肾两虚型:眩晕,精神欠佳,记忆力下降,腰酸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下降。

  (3)痰浊中阻型:眩晕,头昏,头重,昏昏欲睡,恶心呕吐,胸闷,食少,腹胀等。

  ③瘫痪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力、无力,腿发软,易跌倒,行走不便,有踏棉花感,甚至可出现大小便障碍。患者常有头颈疼痛等表现。

  (1)湿胜型:肢体困重,痿软无力,下肢麻木,行走易跌倒,或有胸闷,腹腹,食欲不佳等。

  (2)肝肾亏虚型:下肢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头眩,眼花,耳鸣,性功能下降。病情发展很慢。

  (3)气血瘀滞型:下肢疼痛剧烈,位置固定不移,活动加剧;肢体有麻木感。

  按照颈椎病的临床特点不同,我们将颈椎病分为痹症型、眩晕型和瘫痪型进行辨证用药。

  ①痹症型:以颈肩、上肢的疼痛、麻木为主。临床上以神经根型多见。治宜温经活血,以桂枝葛根汤或蠲痹汤加减。②眩晕型: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即发眩晕或猝倒为主。临床上以椎动脉型多见。若属气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以用补中以益气汤加减。属痰瘀交阻者,宜祛湿化痰,散瘀通络,用温胆汤加减。③瘫痪型:以下肢运动障碍,发抖,病起缓慢,间歇性发作为主。临床上以脊髓型多见。治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颈椎病的针灸穴位主要选哪些?  

  ①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选取落枕穴,后溪,手三里,尺泽,小海,华佗夹背穴。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

  ②脊髓型:多选取绝骨,昆仑,足三里,阳陵泉,次,肾俞,大杼等穴位。以补骨填髓,益肾填精为主。

  ③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多选取安眠1.2,内关,神门,三阴交,太溪,阴维,阳维等穴位。以滋补肾阴,调和阴阳为主。

  

  颈椎病的扳法如何运用?  

  扳法主要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这种手法如运用得当,常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此类手法动作要求严格,使用时必须谨慎,一定要在生理活动的范围之内进行。

  颈椎定位旋转复位法:患者正坐位,医生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拇指顶住患病棘突或偏歪棘突,另一手托住患者面颊,令患者低头45°,再向患侧旋转45°,同时令 一助手用双手缓缓用力压住患者头顶,保持4 5°低头位,医者扶面颊之手用力向患侧旋转30°左右。顶棘突之手拇指用力向对侧推按,如听到“喀”的一声,或有拇指下的棘突跳动感,说明复位成功。

  ②颈椎快速旋转复位法:患者正坐位,医生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扶握后枕部,一手扶握下颌部,两手在轻提下,环转摇晃颈部6—7次。待感到患者颈部肌肉已完全放松后,两手突然交错用力,快速旋转颈部,同时两手马上放松,让其颈部的活动自动停止。这种扳法要待患者颈部完全放松后方可用力,初学者应谨慎使用。

  ③颈椎拔伸旋转复位法:患者正坐位,医生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扶握枕后,另一手以肘部托起患者下颌,然后用力轻轻拔伸颈部,并环转摇晃颈椎5~7次,再在拔伸的基础上旋转颈椎,当感到有阻力时,在有控制的情况下突然加大旋转幅度,此时常可听到多个椎体的“喀喀”声,左右各旋转一次。此手法比较稳妥,因为拔伸时颈椎处于一种失稳状态,这时不易损伤脊髓。

  ④寰枢椎旋转复位法:患者仰卧位,头部伸出床边,助手用双手扶按患者双肩,医生坐在患者头前,一手托扶患者枕后,一手扶握下颌部,在拔伸下环转摇晃颈椎6~7次。然后做前屈后伸活动各一次,先向健侧旋转颈椎,再向患侧旋转颈椎。这一扳法主要用于寰枢椎半脱位,操作手法要轻巧,不可超过颈椎的生理活动范围。

  

  “颈椎单位交锁机制”与颈椎扳法之间关系如何?  

  “Veleann提出的颈椎单位交锁机制”,是指一群围绕在椎动脉和颈神经根周围的复合结构,即所谓UTAC,包括钩突、横突和上关节突,是颈椎“椎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椎间关节是一种摩动关节,其关节囊较为松弛,关节囊有丰富的痛觉感受器,关节囊和囊内韧带、囊外韧带还有本体感觉感受器,这对于调节关节内压力和关节运动有重要意义。电镜研究表明,囊感受器的刺激能引起头颈位置和运动的改变。


  椎间关节对于刺激和炎症极为敏感,周围的肌肉痉挛会进一步造成疼痛和运动障碍,椎间关节面在正常对称情况下没有摩擦,当两侧关节面倾斜度不对称时可造成病理性运动。

  颈椎扳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其在解剖学及生理学上的证据尚不充足。我们认为,正确的扳法可以起到如下作用:调整不对称的椎间关节面,使颈椎骨性结构恢复正常位置;刺激椎间关节囊,缓解由于关节囊痉挛或松弛造成的传入性痛觉;恢复钩突、横突和上关节突之间的关系,恢复它们之间正常的咬合关系;松弛椎单位周围的肌肉。

  

  颈椎病的挑灸疗法如何运用?  

  挑治多用以治疗痔疮、脱肛、麦粒肿、颈淋巴结核、哮喘、前列腺炎等。用于治疗颈椎病,也有一定疗效,适用于基层医院。对神经根型有效,椎动脉型次之,对脊髓型基本无效。

  挑治的真正机理尚不太清楚,但我们认为:①颈椎病的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结缔组织可能亦象韧带一样,有局部的变性板僵。将部分纤维挑断可起一定的松解作用。故病人挑后多感颈部板僵好转。②挑治点布于督脉、有膀胱经分布区。挑治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③挑治为机械性刺激,可以解除软组织痉挛,改善组织代谢,恢复细胞功能。

  挑治方法:病人和医生同向坐位,或医生站在病人背后。

  ①部位选择:(1)在颈项部皮肤上寻找“党参样”花纹;(2)在颈椎棘突沿线或椎旁找压痛点;(3)结合临床及颈椎X线片所见寻找病变部位。上述三种选择挑治部位的方法,以压痛点效果最好。所谓“党参样”花纹,并无特异性,非颈椎病者,甚至健康人亦可见。每次可选择2 ~3个点挑治。

  ②消毒和局麻:首先用碘酒消毒,然后酒精脱碘,经作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阴性时,即以2% 普鲁卡因于选择点做皮内及皮下局麻,每个点用0.5~1毫升。

  ③挑治和姜灸:以特制的不锈钢针沿局麻针眼首先挑破表皮层,再将真皮层的白色或黄色纤维全部挑断,最后达皮下,总深度为0.6~1厘米,挑口直径约2~3毫米,把挑口周围约1 0毫米内的纤维全部挑断,将断端送回挑口内或剪掉。局部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用很薄的鲜姜片敷贴挑口,外以纱布包扎。

  

  颈椎病扳法有哪些禁忌症?  

  ①颈椎椎管狭窄病人,椎管前后径小于13mm,有锥体束损害体征。

  ②椎动脉型颈椎综合征急性期病人,眩晕、呕吐症状重者。

  ③颈椎病合并颈部软组织损伤,局部肿痛者。

  ④上颈椎有先天性骨骼畸形者。

  ⑤重度的骨质疏松症病人。

  ⑥重度高血压病人。

  ⑦有精神症状的颈椎病患者。

  

  颈椎病的药浴法是如何进行的?  

  药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药浴治疗疾病是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临床上有多种药物沐浴法,可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用药,灵活运用。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药浴方法:

  ①海桐皮50 克,桂枝30克,海风藤50克,路路通50克,加水1000mL至1500mL,煎煮取汁,待温度下降后,用毛巾或纱布蘸取药汁,对颈、肩、背等病变部位擦洗,同时配合按摩治疗。

  若病人的症状以上肢为明显者,可将上述药汁(乘热)倒入木桶内,将患肢置于桶口,先以其蒸气对肢体进行熏蒸,待水温下降后,再予以浸泡。

  ②夏枯草50克,桑叶30克,菊花20克,加水1000毫升至1500毫升,煎煮取汁后,将药汁倒入脚盆内,待水温下降后,将双足置于水中浸泡,同时双足相互搓揉,以促进气血流通。适用于颈椎病引起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者。

  ③茯神30克,五味子20克,川芎2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后,以洁净的纱布蘸药汁在前额及太阳穴等处反复进行擦洗,每晚睡前一次,对颈椎病引起的心慌、失眠、多梦等有安神、宁心的作用。

  ④生姜50克至100克,切成薄片,放入500毫升~1000毫升热水中,浸泡片刻,待姜汁泡出后,以洁净的纱布蘸取药汁,在头颈、肩背等疼痛部位进行反复擦洗,也可直接用浸泡的姜片在患处擦洗。因生姜有辛辣刺激的作用,擦洗后,可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流通,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颈项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及活动不便均有治疗作用。

  

  颈椎病各型的手法治疗如何进行?  

  对于颈椎病的按摩手法,有一些通用的手法,如揉按颈肌,提拿斜方肌,沿棘突和椎板方向的分筋和理筋手法,点按风池和肩井等穴位。但由于颈椎的分型不同,各型颈椎病的手法亦有不同。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①神经根型:应主要以上肢手法为主,根据神经孔狭窄的位置,沿上肢的三阳经或三阴经循经推按;牵抖上肢;点按臂月需,手三里,小海,外关,阳溪等穴位;弹拔、牵抖指间关节;弹响各指末端。

  ②椎动脉型:应主要在椎板和横突孔周围施以手法,沿椎板与关节突之间的间隙行拔筋、分筋手法;从颈6横突开始深按,沿椎动脉走行方向向头部方向推分,刺激椎动脉起始部位,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上述手法效果不佳时,可以施以扳法治疗。

  ③交感型:主要手法在头部和颈前部。伴有头晕、耳鸣、失眠、烦躁等症状者,主要在头部施以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印堂,分推高骨,点按风池、头维、安眠、神门、内关等穴位;同时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按揉,通过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和小关节囊的深部感受器,达到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

  ④脊髓型:主要以下肢手法为主,以强筋健骨,滋肝益肾为法,主要点按和推擦昆仑、绝骨、承山、阳陵泉、肾俞、膈俞,至这些穴位感到发热为度。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