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3, 2009

浅谈调和中焦是内科杂病的重要治法 (一)


浅谈调和中焦是内科杂病的重要治法
何敬意
吉隆坡中医学院‧针灸E班学生
中医内经学毕业论文
指导老师:叶盈盈

摘要:我跟据田合禄《中医三部六经学说》一书中所指: “只有调和少阳太阴, 才能使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 使阴阳不致偏胜偏衰, 太过不及”, 得到启示, 认为人体中焦(少阳和太阴组成) 是生化、运行阴阳气血之源, 人体的健康也赖于中焦的正常运作。 少阳(指心包、三焦、肝胆、命门)能调和于太阳厥阴之间, 是调节阳气的中枢, 如果少阳火衰则生阴寒; 太阴(指脾胃)能调和于阳明少阴之间, 是调节阴气的中枢, 使人体保持津液均布。古今中医处理内科杂病问题多从调理中焦着手, 不无其道理。

本篇论文是我学习中医内科学的笔记, 将解释中焦理论的源流与确立部位、论述中焦的生理功、病因病机与病理变化、提出气机阻滞与中焦的病理关系、整合历代医家调和中焦针药治则以供参考。由于论文内容限于本人学识浅薄, 有不妥之处, 盼同道指教, 以求完善。

关键词: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半表半里 和解法 和解剂 内科杂病

简述人体脏腑三部系统
首先,必须对人体脏腑三部六经的部位有基本了解才能对人体气机运动及外感病邪入侵及传变有所把握。(见上图)

以内经的三部理论为指导,综合历代伤寒、温病医家的发挥,得知表部由太阳和厥阴组成,心肝所属,主人体阳气;里部由阳明和少阴组成,肺肾所属,主人体的阴气;半表半里由少阳和太阴组成,三焦胆脾所属,主调和布敷阴阳二气。上焦部由太阳阳明组成,心肺所属,主上焦体表;中焦部由少阳和太阴组成,三焦脾所属,立中焦胃肠膜原;下焦由少阴厥阴组成,肾肝所属,主里主阴。 在三部六经理论的基础,黄竹斋结合现代生理学知识,提出独特见解,认为: 太阳(心、小肠) 统躯壳表面,故六淫以之而入;阳明(肺、大肠) 统咽至肛门肠胃表面,饮食之邪多受之;少阳统躯壳里,脏腑表之腠膜,所谓半表半里;六淫及饮食伤皆足致之。太阴属营养系统,少阴属血液循环系统,厥阴属神经系统。

少阳太阴同属中焦半表半里部
论中焦古今多认为脾胃所主,尊脾胃为人身之枢纽。《内经》虽无明确指出中焦与少阳相火有关,但汉代张仲景在治少阳病时以小柴胡汤同治默默不欲饮食,喜呕心下满的太阴病,这也证明了少阳主人部之半表,太阴主人部之半里。吴鞠通以三焦三部说辨证论治温病。上焦部包括手太阴病和手厥阴病;中焦部包括阳阳病和太阴病,还有少阳病(中焦篇83和84条) ;下焦部包括少阴病和厥阴病。

浙江会稽晚清时医家章楠(字虚谷) 在其著《医门棒喝初集·虚损论》中提出“利机枢,治虚损〞妙法。章氏根据“虚损之人,气血既亏,阴阳运行不能循度,动多窒滞”的病理特点和人体清气出肝胆,资源发脾胃的道理。强调“欲培其根本,必先利机枢〞,肝胆脾胃乃是关键。

我认同无论是伤寒论的半表半里部,还是温病学的中焦部,还是没有脱离《内经》的人部在身体躯干的分部。所以少阳相火与太阴湿土同主中焦半表半里部。


No comments: